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研究成果 >> 论文类 >> 正文 论文类
[党的建设]傅德印: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9日 10:59  |  查看次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的内容和作用,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集中体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国家制度体系中,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得到平衡、充分满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对于我省形成“摆脱绝对贫困、改善民众生活、解决相对贫困”的贫困治理和民生保障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关系到社会治理能否得以顺利推进,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关系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我省以“一户一策”推进精准帮扶,以“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的管理体系推进产业扶贫,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省级领导统筹”的责任体系压实各方责任。经过数年艰苦奋战,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2018年甘肃减少贫困人口7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6%降到5.6%。我省基层扶贫工作实践中所涌现出来的有关脱贫攻坚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的不少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我国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扶贫工作的基本遵循,同时也是衡量扶贫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我省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聚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继续全面夯实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工作作风“五个基础”,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广义的民生是指人民群众所享有的不同质量和水平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狭义的民生是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社会生活。由于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关涉人民福祉、体现制度本质、指向人的平等发展,因而构成各级政府的重点建设对象。

天大地大,老百姓的事儿最大。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目前,我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能力日益提高。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实行“一卡通”以户为单位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健全;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建设县乡基层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加快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同时,我省深入推进形成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历史性地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条件的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也得到了更好满足,并不断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我省还存在就业不充分、教育体系不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均衡。为此,应继续完善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以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2020年我省贫困群众将全部摆脱绝对贫困,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一方面,绝对贫困的消除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全面建成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小康社会,不仅要求消除绝对贫困,而且还要应对相对贫困。如果说消除绝对贫困意味着“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有效解决,那么解决相对贫困则意味着低等收入群体的急剧减少、中等收入群众的迅速扩大以及城乡居民享有社会福利的进一步平等化。

由于我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特别是人均收入明显较低,因而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上,可谓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时间更加漫长、意义更加重大。为此,应通过建立高级要素与初级要素相结合机制、高级人力资本对初级人力资本的带动机制、绿色普惠金融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支持机制,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支持县域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其对县域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把发展小城镇同调整县域产业布局以及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县域信息消费、文化旅游消费等服务业消费潜力,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进而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为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条:[甘肃日报]傅德印:强化民生保障 推进贫困治理 下一条:[中国社会科学网]魏贤玲 庞庆明:如期完成脱贫攻坚重在“四个结合”上下苦功

关闭

Copyright @ 2019 兰州财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730101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730020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2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