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研究成果 >> 论文类 >> 正文 论文类
[甘肃日报]张梦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08:28  |  查看次数:[]

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前行之路,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最初在欧洲的兴起,基本逻辑和价值在于通过批判资本主义、为人类寻求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制度和新道路。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基本逻辑和价值又不同于欧洲,首先在于指引和推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过程,就是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理论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显示出科学真理的强大力量,是引领中国发展、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一百年来,中华民族从衰败凋零的景象,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望百年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继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前行之路,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作者为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上一条:[甘肃日报]庞庆明 张可法:以技术开源和产业开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下一条:[北京日报]庞庆明:筑牢全面脱贫的制度根基

关闭

Copyright @ 2019 兰州财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730101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730020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2203号